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16的博文

太28 复活在我

                                复活在我     太 28 引言:生命的虚无 1.   复活是天上的荣耀 2.   复活是身体复活 3.   大使命建立在复活君王的权柄上 复活节快乐!我这样说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是一般节日的恭维的话。 ” 复活节快乐”对基督徒来说,包含了多少生命深处满足的喜乐,因为耶稣的复活预示了我们有一天也要复活。生命既然不停止于今生,还有延续,那么心灵深处的哀伤就消除了。记得 20 多年前我们刚来澳洲, Hannah 的丈夫 Phil 和我们同一个教会过复活节,那天这位西人弟兄特别的喜乐,脸上充满光彩的过来开心的跟我说:“主耶稣复活了!”这些年来在复活节中我不断的看到弟兄姐妹流露出来的喜乐,以前的上司 Geoff 就是一个,每一个复活节跟他一起事奉是一种享受,因为复活节是他一年中最喜乐的一天,而且我们彼此共鸣,一起喜乐。非基督徒可能会问,你们的喜乐是真的吗?我也能够感受到吗 ?     我先从每年的其他节日说起。我们中国人年中有几个大节,好像春节和中秋等。在这些节日中我们很注重家庭生活、关心亲友和邻舍。而当我们一起吃喝,彼此问候的时候,心里是暖暖的。但让我请大家想地深一点,反省一下内心真实的感觉,在暖呼呼的节日氛围中,有没有感觉出一点的忧愁?这种的忧愁来自时间的流逝,就是“一年又过去了”。或者更具体一点的是;爸妈又老了,老家的房子又旧了一点。在节日中,我们更感觉时间流逝,光阴一去不返。毛泽东有一首词,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野地黄花分外香(在这个季节最适合了)”在感触到广阔的世界,和四时变化的时候,也带有浓浓的哀伤,也就是生命的流逝,生命的虚无(短暂的价值)。     圣经里当然对人生有同样的描写,在诗篇在传道书在箴言等都有。就让我举诗篇 39 篇为例, 4-5 节,“ 耶和华啊,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 幻 ( 虚无 ) 。 ” 这首诗歌感叹着人生短暂,于是求神(耶和华)赐给诗人智慧,明白到人生短暂和虚无,然后好好的珍惜生命。朋友和弟兄姐妹们,这是不是每次我们过节,在忙碌和欢乐背后的真实感觉 ? 特别是欢乐之后,亲友离开了,这种虚无的哀伤就偷

太24:36-15:13 君王再来

                          君王再来       太 24:36-25:13 引言:生活必须有方向有意义 1. 人类进步使耶稣再来失去作用? 2. 两千年了,耶稣会再来吗? 3. 警醒的功课 在使徒信经里面有这么一段: “ 将来必从那里(天上)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 是说到耶稣将会再来世界执行审判。这一段话我们每一周都一起诵读,而今天我们的经文,也同样是有关耶稣再来。对于这个课题,我们一般的观念是太遥远了,跟生活没有关系。大多数的基督徒和其他人一样,精力都花费在生活的基本上,好像上班上学、钱财、教育、亲友矛盾、照顾健康、教会事奉等等,特别是有儿女的姐妹们,于是耶稣再来这件事大概也不会主动想它。在没有仔细思想耶稣再来之前,先让我打岔一下,不要让生活吞噬我们,生活不是我们的主人,我们才是生活的主人。如果每天都太多的琐事,但又不明白为什么忙,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奴隶,生活失去了方向也感受不到意义。就举个例子,一个妈妈为小孩忙,事情虽然很琐碎,但只要她知道每样小事都能帮助小孩成长,那么忙也是值得,这就是方向感。基督徒也一样,忙没关系,知道方向就好。而知道方向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神的旨意,当知道自己忙是为了神,也满足他的心意,就有了方向,也百分百的保证了意义。所以就让我不惮烦的再说,必须常常来到神的面前听神的话,这样才能够明白他的旨意。与神亲近,就能够更体会神的心意,和得着力量去遵行他的命令。     让我们回到耶稣再来的主题。我们也知道在身的计划中耶稣必要再来,但感觉跟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就算比较成熟的基督徒中,有些人也觉得我每天按照主的吩咐爱神爱人就够了,主耶稣再来毕竟太遥远了。是不是真的那么遥远了?     首先我们先想想是否真的相信耶稣再来。其中一个使我们产生怀疑的论点是:社会不是在进步吗?人类有进步就够了,耶稣来不来与人类没有太大关系了。这是一般在现代社会的想法。这种想法有两个错误,第一是因为物质的条件进步了,就以为人性在进步,通过教育和社会改革等就能够将人性改变。不错科技带和地下能源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使一般人生活都比得上以前的士大夫贵族,但在西方社会制度和教育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两百多年了,结果是怎样?在一遍的进步文明的口号中,得到的是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跟着是性泛滥、毒品的祸害、单亲家庭

太20:1-16 满有恩惠

                              满有恩惠           太 20:1-16 引言:武侠小说的启示 1.   比喻的解释   我们在后的要比旧约以色列人在前    2. 君王满有恩惠          不尊重君王为君王是邪恶    3. 聆听、认罪、等候 前一阵子我重看一套很旧的黑白武侠电影叫“如来神掌”,偶然间帮助我再一次重温中国人阳奉阴违的办事方式。 那里说到一群的年轻人包括男女主角,跟着一个老长辈去救人,那个老长辈判断情况太危险了,又想不到其他办法,就吩咐不能轻举妄动,而且说:“我是长辈,我说了算!”小辈们表面上都没有说话,好像接受了。但到了晚上,忽然全部都一个一个出来行动自己救人去了,而且还在途中碰在一起,组成一个小队伍。这种有趣的情况我想我们中国人太熟识了,而我既然离开了中国主流社会 20 多年,却可以在电影里重温中国人反叛权威的心态,也不能不叹息一声。我说反叛并没有夸张,外国人研究中国社会的都知道,因为阳奉阴违基本上就是不尊重权威一种的表达,既表达了不满,也做了反抗。这在西人中不常见,他们一般对领导的意见不同意的就事前跟你吵,没有意见的一般就见做了。我们不在这里花时间分析文化,让我们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基督徒对权威的态度应该怎样?我想这个大问题应该从最基本开始,就是我们怎样对待耶稣的权威或权柄。很多基督徒与权威的关系搞不好,基本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对待主耶稣的权威 ( 权柄 ) 。伦理的问题搞不好,好多时候是属灵的问题没有搞好。     今天我们再次遇到一个比喻,就是葡萄园的比喻。这个比喻的中心思想正好是有关我们对耶稣的权威(权柄 authority )的态度。这里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葡萄园的主人到外面去找临时工去帮助葡萄园的工作,大清早出去找了一批,定下了工钱是一两银子一天。然后在中午之前,在下午,甚至在黄昏下班之前,都招了临时工。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竟然所有人都得到一两银子。于是那些大清早来的一批就埋怨起来,“不公平! not fair!” 。但究竟这个主人是不是真的不公平?     在没有分析这位园主是否公平之前,先让我们深度了解这个比喻。我已经解释过两三个比喻了,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比喻的主题是什么?“在后的要在前,在前的要在后。”这个主题在比喻结束的时候说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