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4:21-43 生命之主
引言:面对死亡使我们更明白生命 1. 管会堂的面对生命的哀痛 但耶稣说:不要怕,只要信 2. 耶稣不一样的观点 众人大声哭叫,但耶稣带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应许 总结:“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上周我主持了一个丧礼,一位德高的长者度过了93个春秋之后安息了。我们都认同说这是个笑丧,能够活到93岁真不容易。但这种的看法只是局外人的观点,毕竟老人家的亲人有另外不同的感受,这是一个亲人离去了。这个更不是面临死亡的人的观点,因为不管我们年纪有多大,从人的本愿出发,我们都希望能多活几天,最好是万寿无疆,永远不死。所以当秦朝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之后,秦启皇派了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去找长生不老的药,为的是一线希望,可以永远坐在这个辉煌的宝座上,而且连他的墓穴的设计也是为了这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可以重回人世。但生命没有办法不死,这是铁一样的事实,所以很多人喜欢在历史里留名,可以作为不死的一种补偿。不,不只希望不死,而且希望不朽,不会衰老。这种的愿望,在传道书早已说明了,永恒的观念神早已放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永恒的观念是动物所没有的,成为我们人类生命的特征。然而因为心里面有永恒的渴求,死亡就变得更可怕。死亡的威胁这不只来自动物生存的本能,也是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灵魂不死的渴望的幻灭。死亡真的可怕,但另一方面,死亡有它的意义。它使我们更珍惜生命,因为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每一天都变得宝贵。所以西人说庆祝节日,是庆祝我们还过得不错,还没有死 :-)。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死亡如果只是个忌讳,我们不敢说,不敢想,那么后果就是我们还没有严肃面地对生命。 耶稣对人类死亡有什么信息?他对我们人类这个最关心的课题有没有提供答案?有的,今天圣经将我们带到耶稣四周传道的年代,他让我们就像站在耶稣旁边一样,亲眼看着耶稣怎样处理一个年轻女孩死亡的经过,从而提供面对死亡的威胁的答案。而我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记载,能够明白神传给我们的信息,让不只我们面对死亡,而且战胜死亡。 耶稣当时候从格尼撒勒回到迦百农,他当时候的传道中心点。耶稣下船以后,已经有一大批冒名而来的人群集中在岸边,情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