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2的博文

可4:21-43 生命之主

引言:面对死亡使我们更明白生命 1. 管会堂的面对生命的哀痛         但耶稣说:不要怕,只要信 2. 耶稣不一样的观点         众人大声哭叫,但耶稣带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应许 总结:“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上周我主持了一个丧礼,一位德高的长者度过了93个春秋之后安息了。我们都认同说这是个笑丧,能够活到93岁真不容易。但这种的看法只是局外人的观点,毕竟老人家的亲人有另外不同的感受,这是一个亲人离去了。这个更不是面临死亡的人的观点,因为不管我们年纪有多大,从人的本愿出发,我们都希望能多活几天,最好是万寿无疆,永远不死。所以当秦朝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之后,秦启皇派了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去找长生不老的药,为的是一线希望,可以永远坐在这个辉煌的宝座上,而且连他的墓穴的设计也是为了这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可以重回人世。但生命没有办法不死,这是铁一样的事实,所以很多人喜欢在历史里留名,可以作为不死的一种补偿。不,不只希望不死,而且希望不朽,不会衰老。这种的愿望,在传道书早已说明了,永恒的观念神早已放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永恒的观念是动物所没有的,成为我们人类生命的特征。然而因为心里面有永恒的渴求,死亡就变得更可怕。死亡的威胁这不只来自动物生存的本能,也是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灵魂不死的渴望的幻灭。死亡真的可怕,但另一方面,死亡有它的意义。它使我们更珍惜生命,因为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每一天都变得宝贵。所以西人说庆祝节日,是庆祝我们还过得不错,还没有死 :-)。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死亡如果只是个忌讳,我们不敢说,不敢想,那么后果就是我们还没有严肃面地对生命。 耶稣对人类死亡有什么信息?他对我们人类这个最关心的课题有没有提供答案?有的,今天圣经将我们带到耶稣四周传道的年代,他让我们就像站在耶稣旁边一样,亲眼看着耶稣怎样处理一个年轻女孩死亡的经过,从而提供面对死亡的威胁的答案。而我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记载,能够明白神传给我们的信息,让不只我们面对死亡,而且战胜死亡。 耶稣当时候从格尼撒勒回到迦百农,他当时候的传道中心点。耶稣下船以后,已经有一大批冒名而来的人群集中在岸边,情况就...

诗23 永远的安息

                                          永远的安息(安息礼拜) 诗23 在悉尼有很多很优美的地方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去过。我一年总有几次和教会的会友或年轻人一起到悉尼的某个地方,而这几年那么多次了,每次都很满意。悉尼有的不只达令港和蓝山,还有Manly,这里附近的National Park,Auburn的日本公园,Hurstville下面的Carrs Park,南边的Cronoulla,Georges River旁边的Georges Hall,北边的Kurringai国家公园等等,东南西北,都非常美丽。不只我有这样的印象,连一个在悉尼土生土长的澳洲人也这样说。我们是生存在福中,但生活的担子使大多数中国人生在福中不知福。一生忙忙碌碌,为了房贷、教育、和安全感,不断的工作工作,沉迷其中的时候,我们与这些漂亮的景物没有联系,而更坏的,是与掌管这些美丽景物的神没有联系。 刚才读出的一篇诗篇诗人使用大自然界优美的山水带出来一个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安息,是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好好放松休息。诗人说:“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可安歇的水边。”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好像带我们走进了国家公园,来到水边,在潸潸流水中钓鱼,烧烤,玩乐,与美丽的大自然交融,在大自然中安息。我今天特别要说,钱老先生安息了,他经历了93年的生命,经过了抗日、解放、文革、改革开放,然后退休,在悉尼安享晚年,走了一生不平凡的道路,现在到了享受安息的时候。然而我相信,他经历了人生种种的忧患,有一些和圣经这里所描写的一样。好像3节,我们会心里面昏暗,做错事。又如4节,会经过死荫的幽谷,黑暗一片,看不到前途。又如5节,被敌人围攻,没有退路。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共同的经历。这些患难,都使我们不能安息。但圣经并没有说必须等待百年归老才可以享受安息。我们在种种的艰难中怎样...

可4:25-34 天国的发展

引言:帝国大战、战国争雄,都是人类视野短浅的证据(福音聚会) 1. 天国的发展在神的手里     在人的经验之内,也在人的经验之外 2. 天国在人的心里     天国在光明,人类在黑暗     悔改相信才能进天国 3. 有没有准备好等候天国的终极目标?   前段时间我家追看了一两套电视连续剧的DVD,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都非常好看,也非常消耗时间,只能偶而为之。我们也可能同样喜欢它们里面军事大场面,雄伟的宫殿,或者人物性格刻画,而其中有一个卖点我想我们都喜欢的,就是帝国的发展,因为这使我们想起汉族人的根源,提醒我们特有的优越感。但仔细的想一下,经过了两千多年了,秦汉时期的人种与我们有多少的联系?我的祖先听说在500年前是个少数民族,他经过山西太原辗转移民到广东,而且后来有后裔当了明朝的大官。从少数民族的背景转为一个知书识礼的士大夫门第,这不是个别的例子,中国大地流着很多原来不同民族的血统,我想这是两千年前的汉人所想不到的。然而我相信这不是偶然的,基督徒相信万能的神掌管历史,每个朝代中国人的状况都在神的掌控当中。同样的,我们来到澳洲了,我们的后代以后有怎样的发展,也是在神的手中。人类所能争取的,是眼前所看到头脑能想到的,但神的计划远远超过我们人类的预料。当圣经说到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经历的时候说:“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深水中,你的脚踪无人能知。(诗77:19)”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掌管天地历史的神借着圣经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类前途的秘密,这个秘密的就是天国(神的国)。天国在人类历史中的开启,发展和完成,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终点。但我们当中可能有些人说,那么遥远的事,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不,耶稣在圣经里所说的天国,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那究竟是什么一回事? 首先我们先看看耶稣怎样使用比喻(讲故事)来说明天国的发展。他说天国就像一粒小采种,开启的时候小小的,然后慢慢长大,长大以后是采种中最大的。而天国的发展就像农夫种菜一样,农夫种下种子,天天浇水,然后有生命的种子就自然发芽生长,最后结果收成。农夫看到了生命的成长,但其实不明白生命具体的法则,植物内里的种种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变化不懂,也不能控制(其实科学家也只能知道大概)。耶稣说天国也这样,我们能看到天国从...

太28:16-20 大使命

引言:福音传万邦的使命,来自复活基督的权柄 1. 耶稣以十字架和复活得了权柄(18)         我们乐意顺服和事奉他吗?(17) 2. 传福音是呼召门徒 3. 受洗是门徒的特征 4. 大使命的终点在耶稣再来 今天的经文是个很熟识的经文,基督徒,特别是中国人基督教会在宣教士的粪土之下,,我们对宣教一般很有热情。中国教会自改革开放之后,教会从不够一百万人扩展到现在的数目,这是与宣教的意识有关。是的,我们必须努力传福音,带人归耶稣。我们都愿意这里能够有一天能坐满,但是,为什么我们增长这样慢?我们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我想,一方面我们需要改善一些所谓技术性的东西,好像改善崇拜的气氛,人员培训等等,但我们更需要有火热的心,愿意去传和愿意去事奉。而且我相信,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培训,而是来自圣灵给我们火热的心,使我们懒散的心改正,刚硬拒绝主的命令的心软化,向先知以西结所预言的一样,一群枯干的骨头能够再次有血肉和生命,组织起来成为基督的精兵(结37:6)。我希望今天当我们再次学习这个熟识的经文的时候,圣灵就在我们心里工作,催逼我们听从主耶稣的命令,忠心的事奉他。但是,我们不为了追求人数而走捷径。有些人为了教会快点增长而将福音打了折扣以吸引人,好像只说福音叫人得平安喜乐,来生有永生,但不告诉人信耶稣必须让耶稣掌管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悔改和跟随耶稣)。我们也不将教会改成社团,以奖品、旅游、交际手腕和社区服务来拉拢人。我们也做社区工作,好像我们的妈妈组英语班就是例子,但我们这样做,主要目的是表达我们对这个社区的关心,这样表达的爱心是主耶稣传道时候给我们的榜样,因为不管他怎样忙的去传讲神的道理,他也不会忘记照顾需要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有真诚的爱心去做社区工作,好好的服侍社会。服务只是为拉拢人的话,是忘记了把主耶稣放在事工的中心,爱成功多过爱主。总的我要说,从来只有生命的见证最能吸引人,信耶稣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信徒的生命见证而吸引到教会,而来到教会也是因为基督徒彼此的爱心而能体会耶稣基督的新生命。没有整体的热心,就带不到人来教会,也吸引不住人留下来。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能够得到事奉的热心和能力,是因为耶稣基督因他的死亡和复活得到的权柄。《28:16-18》。马太福音到这里为一整本书准备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