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28:19-20 太原之行
1. 一行5牧师,2传道,1长老,三师母,还有一个来自北京的支持者。除了香港的罗祖澄牧师以外,其他都是来自澳洲的华人教会。而内中我们认识的,有师母、我和梁定仁牧师师母。 2. 我们先到了北京然后转飞机到太原。为什么不从香港直飞太原?我也不太清楚。在北京我们只吃了大董的烤鸭,每只400元!批下来的鸭皮不够一般的1/2分量!听说现在流行越少的越贵。服务是没的说的好,排场也够好了,在门前就已经有好几个精明漂亮的服务员,然后每桌都有一个专门的服务员,服务态度都是细心培训过的。幸好我已经有20年没有到过北京了,也不枉其行。天安门仍然依旧,但进入城中心的途中,高楼大厦林立,高速公路两旁的绿荫婆娑,早已不是以前的北京了。走路到天安门的时候刚好下雨,没有机会到人民纪念碑了。 3. 第三天我们都了太原。之前好几个弟兄姐妹都说太原污染厉害,劝我们带了口罩。但下飞机的时候刚好下过雨,空气清新,晴空白云,新旧楼房看起来都赏心悦目。而且前几年中央支援了市的建设,盖了好几条高速公路和地标性的建筑(博物馆、图书馆。。。),于是往市中心的道路走的悦目舒服。但过两天到那些建筑物观光的时候,发现除了工作人员以外,个个展馆空无一人。看来太原还要多等一会,才有有现在北京般的繁荣。 4. 到达之后晚上需要和统战部、宗教局和两会的人吃饭,因为才知道太原在争取国际化,而现在我们这个团队是来自澳洲的,所以统战部也来了。吃饭的气氛太规范化,不大习惯。幸好就那么一天,第二天开启就是我们期望的事工了。 5. 到达后第二天开启行程非常紧密,一般早上8点出发到晚上10以后才会旅馆。我们当中有的去培训中心主持培训,有的去不同的教会探访。培训中心是两会在近年成立的一个培训传道人的中心,地点在一个离开市中心40公里的一个小镇,设备虽然改善了,也有了暖气,但条件还是简陋。培训课程只有两年,不是一般的四年,所以有一些的同学只有初中毕业,来自农村的也不少。我主持了一个解释圣经的示范。因为我使用了圣经神学,而且有原文的分析,同学们觉得新奇。并且我不需要他们老是抄写笔记,喜欢他们发问,普通话也足够与他们沟通(他们的普通话也很好,山西的方言一点不少),所以我主持的课学习的气氛很好。学生的记忆力都很好,专注力和分析力也不错,而且对新的东西有兴趣,是一群很好的学生。希望以后再有机会服事他们,也希望我们内中有人有感动,支持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