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0的博文

太1:18-25 童女怀孕生子

引言:一段耳熟能详的经文,但有三个容易抓不准的重点 1. 耶稣是基督 约瑟才是这个事件的主角 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到众先知到耶稣 丈夫之义 2. 耶稣基督降生的目的 拯救罪人 约书亚所预表的 是万民的救主(罗1:5) 以马内利 神的儿子与人同在 总结:普天同庆,是因为神与人同在,也是因为救恩。让我们学习约瑟的榜样,等待永恒的平安来临。(路2:14) 恭祝大家圣诞快乐,主的平安和喜乐常与弟兄姐妹同在。 今天的经文是耳熟能详的一段,有些人可能听了几十年了。在这里,耶稣的降生的事迹介绍的清楚。在短短的一段经文里,从开启的18节“耶稣基督降生的事记在下面”,到25节的“等她生了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耶稣”, 只有两百多字,文字精练,我们对耶稣出生的背景大概都知道了。然而我们对经文的理解有多深?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经文里的三个重点,以增加我们对这段经文理解的深度。我也给大家一个挑战,看看你对这三个重点之前你明白了多少,而听完了讲道以后,有增加了多少。听完以后,如果你说这三个我之前都知道了,那么你的圣经水平算很不错了。 第一个的重点是强调耶稣是基督(神所应许过的,现在神所派来的那一个)。这重点先从一个问题开启,谁是这段经文里的主角?(约瑟)这里的天使并不是主角,天使是传达神的话的人,他是要帮助约瑟明白神的旨意,使约瑟遵行,所以约瑟才是主角。玛利亚也不是主角,但经文的篇幅是集中在约瑟身上,在这里约瑟才是主角。一般在圣诞节玛利亚都比约瑟受到注意,大概是生小孩的事上,母亲比父亲较为受人注意,另外现代人的个人主义思想重,传宗接代的事不太注意了,而这三十年来女权运动流行,更令人没有注意经文的意思。(幸好我们是中国人)。并且马太福音不同于路加福音,这里是以约瑟为主角的。为什么以约瑟为主角?因为这里特出了耶稣是大卫的子孙,耶稣是属于亚伯拉罕一直到大卫然后到约瑟的这条家谱里;而耶稣在这条家族的线里,他就有资格承受神对亚伯拉罕、大卫、和众先知的应许,也就是说,他的家谱支持了圣经所说的,他就是神所派来的基督。因为在旧约,神曾经应许了亚伯拉罕,他的后裔要变成一个大国,而且万国都因为他的后裔得福。神又应许了大卫王,他的后裔要永远坐在他的宝座上。而先知们也预言,以后要来的基督,是大卫的子孙,他将会实现上面的应许。所以证明耶稣是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子孙,是非常重要的;...

罗15:1-13 活在盼望中

引言:天路历程 1. 一同活在盼望中 在天路上扶助软弱的(1-2) 使软弱的得以建立 基督是我们的榜样(3) 要彼此同心(5) 要彼此接纳(7-12) 2. 生活在激励之下 神的话的激励(4) 神的旨意,圣灵的激励(13) 总结: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与教会生活,和学习基督的榜样以成长是分不开的。在走这条天路上,我们要彼此帮助,激发爱心,互相饶恕,努力学习主的榜样;并且常读圣经,常常祷告,求圣灵大大的鼓舞我们,使我们清楚将来的盼望,常常活在神丰盛的恩典当中。 我们已经有好几个崇拜是讲到基督再来的盼望,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如果人生是一条线的话,我们的会友就像在这条线上不同的点。这条线有起点,也有终点,每个人都从起点慢慢的走到终点。我们基督徒的终点是在哪里?与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样,我们的终点不在死亡,因为圣经说,人的死亡,是睡觉了,睡觉有醒来的一天,而那天,就是基督再来的时候。而基督再来的一天,整个世界都要翻新过来,是新天新地。启示录21:4是这样描写耶稣再来的情况:“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使徒约翰)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这就是神在圣经里给我们的应许。我很希望弟兄姐妹都明白这个盼望,而且使这个盼望支持着你的生活。而且,在圣经里使用了一个名词来形容人生线上的的旅程,是什么?【客旅】是的,是客旅,是过度的,没有归属感的,你所拥有的,只不过是暂时让你保管的。这种的想法中国人不陌生。比如说,杜牧写到离别时的一首词是这样说:“念去去,千里烟波,碧海沉沉楚天阔”好像是在描写船上旅行所见到的景色,但令人联想到的,是人生就像一个客旅,是无根、漂泊。是的,圣经说我们生存在世上是客旅,但主的门徒并不是悲观,也不自怜,因为我们知道,所拥有盼望的世人所没有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耶稣再来的那日,在那日,生命所有的短暂、罪恶、痛苦都要过去。所以我们说,这一生是一个天路历程。今天使徒保罗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人生观下,就是作客旅的人生观下,教导我们怎样的生活。 在今天罗马书是经文里,保罗要教导我们的,是在这条天路历程中怎样彼此相爱,过教会生活。(不单这里的罗马书,新约里很多很多这样的教导。)为什么教会生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