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10 外邦人信主


                              外邦人信主        10:1-17,34-48
引言:外邦人的观念
1.  但神的心意是整个世界
“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
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他们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赛56:7
2.  彼得代表教会带领外帮人信主
神先改变彼得的思想
  圣洁即是神所怜悯蒙救赎而被洁净的
    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10:15
    “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33:17
3.  华人教会也必须有宣教的异象
教会发展到这里也是根据着1:8节的蓝图
一个成熟的教会也是一个传福音的教会


圣经里的外邦人,意思是非犹太人,有点像我们说老外。老外和中国人的分别,肤色身材等是表面的,但文化上的差别还是主要的,好像饮食习惯,和人情关系等价值观念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是否知道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非常重? 虽然西方的科技和社会制度比中国人强,我们需要追赶,但心底里还是觉得自己五千年的文化比老外优胜。是不是这样子?同样的,犹太人也有民族优越感,但优越感主要不来自生活文化而是宗教,因为他们是神的选民,天地的神拣选了他们的祖先,有拣选了他们一整个民族为神作见证。这个神圣的身份使犹太人不单看不起其他民族,也不与外邦人来往。在约翰福音4章里记载,当耶稣故意走进撒玛利亚的村庄传道时,约翰是这样形容当时候的风俗:“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没有来往,就是不进外邦人的家,不和他们一起吃饭,而且连外邦人摸过的东西都不碰,因为是不干净的,就不要说彼此通婚了。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不会使我们不和其他民族交往,但犹太人的优越感很是隔离的,一方面是因为神教导他们要从世界中分别出来,但另一方面也是人的自我,骄傲中带有歧视。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初期教会的犹太信徒向外邦人传福音是非常难的,因为传统的观念阻碍他们和外邦人交往,没有交往也就没有传福音的机会。传统的犹太人是怎样的观念,就是是他们来啊,而不是我们去;外邦人应该自己归化过来,因为真理、圣洁都在这里,干嘛要我出去接触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如果这个观念一直存在于教会里面,就不可能有以后保罗的布道工作,不可能有爱尔兰人和北欧人归信耶稣,也不可能有现在中东、非洲、南美、亚洲一带的教会了。与外邦人的隔离观念,在教会初期是阻碍福音事工的一堵墙。
    但神要打破这堵墙,这堵墙不是神的心意,虽然以前神吩咐以色列要从万民中分别出来(归耶和华为圣),不走世界的路,但以色列人的骄傲,使他们没有注意到神的另一个心意,神与以色列人的特别关系,有一天也可以扩展到其他民族。这不单单因为神是好心肠的神,他喜欢施恩给所有的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最终的心意,是希望万民都像以色列人一样蒙恩。圣经以赛亚书里还清清楚楚的说过,56:7,“ 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他们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神这个心意虽然存在于旧约中,但以色列人一直没有太注意,一直等到耶稣来了,神的儿子为我们的罪挂在十字架上之后,神要通过耶稣的救恩落实他的心意,要从万民中拯救人出来去事奉他。于是教会不单只有犹太人,外邦人归向神的也不再需要归顺加入犹太教,而是信徒将神的救恩带出去,在每个地方建立基督的教会。
    今天的经文里的主角彼得,因为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受到迫害,就逃到凯撒利亚城避难,而这个城叫凯撒利亚,是用来皇帝的名字改的,那当然是一个外邦人社区了。彼得现在是被逼的去到一个不干净的地方。而另外一个主角哥尼流虽然是个外邦人的官,但他不拜偶像,他相信神,只是还没有认识耶稣,不知道耶稣就是神所差来的救主。现在神愿意哥尼流能够蒙恩接受耶稣,这必须有人将耶稣基督的福音传给他。但是彼得目前还是个顽固的犹太人,按照他的习惯他不可能去见哥尼流,于是神用办法将他的思想改正过来。神使用异象对彼得说话,目的是对付彼得对圣洁的观念。神在异象中对彼得说:“彼得,起来,吃了那些天上降下来的食物。”彼得看见从天上降下来的,里面好多是犹太人定义为不干净的东西,好像昆虫、猪等(我差想的)、吃了使自己不圣洁的(干净=圣洁),于是就回答神说:“主啊,这是不可以的,一切的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于是神清楚的对彼得解释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做俗物。就是说,神已经将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变成干净了。让我再解释洁净,这并不是卫生的事,而是保持身份的事,因为摩西律法里将食物分成了洁净的和不洁净的,而为了保持圣洁的神的子民的身份,犹太人不会吃不洁净的食物,连碰都不碰,免得自己沾染了世俗。彼得既然不吃定义为不干净的东西,也就一样不会去碰外邦人,免得自己被弄脏了。但神要让彼得知道,食物的洁净不洁净不是绝对的,不干净神可以将他们变为干净,而这里也隐含了一个信息,就是外邦人也可以被神所洁净。其实想深一层,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本质同一样来自尘土,也归回尘土,就不没有圣洁和不圣洁的分别。这个道理主耶稣在马可7章也已经解释过了。于是摩西律法里所定义圣洁不圣洁,并不是真的本质上有差别。我们相信神设立这洁净不洁净的律法,大概是教育性的,是用来教育犹太人的世界观,可以帮助他们从世界中分别出来。但彼得明显的和其他犹太人一样思想僵硬,如果没有这次神亲自干预,也许彼得永远不会不会向外邦人传福音了。而如果作为教会领袖的彼得是这样,那么教也会一样,福音就不能传到外邦人。感谢神彼得有智慧,圣灵帮助他改正了思想。而且借着这次的异象,神也清楚的告诉了所有的信徒,外邦人中也有蒙洁净的,福音的门将要对外邦人打开。教会这样的发展是神的心意,而这个心意在使徒行传1:8节已经说明了。那里耶稣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今天彼得向哥尼流传福音是教会发展的里程碑,使徒行传以后的边幅里,就继续记载福音怎样的传到地极。
    弟兄姐妹们,有关传福音,其实是与神同工,因为人听到了福音又悔改相信的,一方面是他自己愿意相信耶稣,另一方面也是神在落实他的拣选工作。就是说,能够信耶稣的也就是神拣选了他啦,因为没有圣灵的感动,我们这些又笨又顽固的人类不容易明白自己的真面目,不明白神的爱,也没有真诚悔改的心。但福音必须借着人去传,没有人传就没有人听得到福音,没有听到福音的也就没有人相信。传福音是耶稣交给教会最大的使命。连哥尼流这样一个敬畏神的人,也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更何况在世界上,拜偶像的千千万万,辱骂神的千千万万,沉迷情欲的千千万万,他们都需要福音,让他们有机会悔改跟随耶稣,也让神落实拣选的计划。当时候神怎样推动彼得去传福音,现在他也一样,期待着我们去改变,去传福音。今天我们的讲道系列到了最后的一课,下一周是另一个主题了。在这最后的机会,就让我们面对传神的呼吁,一起与神同工。但有关传福音的使命让我补充一下,主耶稣是这样吩咐教会的:“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这个大使命并不是传福音,而是作他的门徒。传福音只是完成一半而矣。
    传福音方面我们堂做的很不足够,培训、聚会不够,个人布道都不够,最后是宣教不够。部分原因是我们还是比较新啦,好多事情还没有上轨道。目前最紧急的还是建立小组,让弟兄姐妹的牧养工作可以做得深度,而新来的人可以得到好的照顾。但我们必须按照神的心意有远大目标,就是宣教。可以直接说,一个成熟的教会,必须是一个明白宣教的重要性,而且又落实宣教的教会。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建立神的殿,基督的身体。阿们!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属灵生命问卷调查

约一4:7-12 神就是爱 -- 婚礼讲道

属灵生活问卷调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