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福音者是否能得救? 罗1:18-25
引言:我的父母祖宗好友得救吗?
1. 之所谓罪
重点不是道德为标准,而是与神的关系
2. 旧约的以色列人得救吗?
靠仰望神的怜悯和宽恕得救(因信称义)
不是靠行为或献祭得救
3. 敬畏天命的古人
但敬而远之也就是不敬(不虔不义)
像亚伯蘭的人可能还存在
但连孔子也有罪(卯少正是被政治杀害)
4. 必须传福音(约14:5)
我们天生的不愿意归向神
泛神也就是不愿意投降
回教是惧怕审判但不愿意亲近神
现代的潮流是崇拜人
在基督里不单单得救
中国人的传统非常注重和家人甚至祖先的关系。但到了现代社会,这些关系受到了怀疑,这是因为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改变了,不再认为这种关联是本质性的。举例说,那些我童年成长的记忆、我的故乡、古代的故事等等使我产生的感情,是不是只是感受上的,而跟我这个人的本质没有关系?这个太哲学的问题,就留给大家回去思想一下吧。但现实上这个转变,使教会生活也受影响,一个以前常常听到的问题也就少听到了,就是:“我的奶奶爷爷没有听过耶稣,可以得救吗?”甚至连“我爸妈可以得救吗?”这个问题也少了。这种文化的改变真是令人可惜。但我作为普通话事工的牧者,我很高兴80后的年轻人还会问这些问题。是的,“没有听过福音能够得救吗?”应该问,也必须问,这流露着我们对家人朋友应的情感,也注重这种感情。这个问题不单是增加我们的知识,它能帮助我们正确面对向家人传福音的挑战。
我们今天从三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从圣经入手,看看圣经怎样说得救。我们要知道得救的基本意思是从将来的审判中得到了救恩之门,不怕因为犯罪而受到惩罚,是从罪中审判中得救,而不单单是进天堂享受永生。所以西方的古老故事,说死后就会去到天堂的门口(pearl
gate),然后圣彼得站在门口检查这个人的生平,看看是否有资格进天堂,这个故事是误导的,因为第一道的关口是主耶稣的审判台而不是天堂的门。所以我们也应该修正一下目前一些传福音的手段,因为这些方案是害怕冒犯人,而只强调信耶稣有什么好处,但忽略了罪恶和审判的信息。这两方面必须平衡,才能全面的说明福音的信息。现在我们只集中在得救和罪这一点上。要获得救恩,就必须处理我们罪的问题。而当圣经里的说明罪的时候,重点并不是在指出道德和良心上的错误,重点指向在更深的一层,就是神与人的关系出了问题。今天的经文,也是在说明神与人的关系处于怎样的情况。
经文的结构不复杂,就让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大纲。18节是先说出了这段经文的结论:神与人破裂了的关系,使人类处于神的愤怒之下。《18,原来,神的愤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人什么时候对另外一个人发怒?往往不单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这件事也伤害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这里的图画也这样,当初期美好的关系破坏了,这一边是引起了神的怒气,而那一边是人类错乱的行为,就是藐视神(不虔),做错事(不义)和拒绝真理。而今天我必须跳过19-20节不做详细解释,以节省时间。简单的说,19-20节指出了在自然界,神已经放置了好多证据,让我们知道祂的存在。然后经文来到说明神在怒气中的审判(也就是惩罚),就是不管了(任凭),也可以说是他与人类疏远了。而当神与人类疏远,后果是严重的,神同在就是福气,神疏远就是灾祸和败坏,因为所有的美善都来自神。这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愿主与我们同在,祂与我们同在,就是平安喜乐与其他的祝福。而就因为神与我们疏远,人类就犯罪更深,包括了拜偶像(24-25),性的罪行(26-27),和其他各样的罪(28-32)。所以可以这样总结说,犯罪使我们与神的关系破裂,落在神的怒气中,而也因为关系破裂了,神疏远了,使我们在罪中无法自拔,人类需要外来的救赎者。
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解释罪是与神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必须的,因为这个理解是一条关键的钥匙,用来打开下面一些问题的答案之门。首先是旧约的信徒怎样得救?他们在耶稣之前,没有听过耶稣基督的福音,他们能得救吗?只要我们详细的阅读旧约,就知道献祭并不能彻底的解决罪的问题。献祭的时候人虽然有悔改的心,神也按照所立的约的条款宽恕人了,但神公义的怒气,并没有因为杀了头动物就得平息,因为已经犯罪的人并没有受到惩罚,正如圣经说:“神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公义)。所以在旧约,献祭不能真的赎罪,献祭只是说明了犯罪者必死,也预表了有人会替代犯罪的人死,但究竟谁代替罪人死在旧约是没有答案的。所以应该这样理解,旧约的人所犯的罪,都追究到耶稣基督的身上,是耶稣基督将新、旧约信徒所犯的罪都承担起来了。十字架的牺牲因此能够一次过平息了神对人的罪的怒气,使神与人的关系重新修复。就是说,旧约的救赎者还是主耶稣。而不管在新、旧约,靠真正的信心才能领受这个救恩,就是因信称义,而不管在新旧约,亚伯拉罕是榜样。
这样来说,我们可以将因信称义的理解推广一些,将这个原则应用在以色列以外的人。比如说,挪亚(在以色列的约之前)有没有犯罪?我相信有,但因为他的信心和与神的关系,他仰望神为他解决罪的代价,所以耶稣代替他死了,他得救了。那么中国的圣贤像孔子等?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敬畏),畏天命(上帝的旨意,宋朝以后将这里的意思曲解了),畏大人(在上位的人),畏圣人之言。”可见在古时,敬畏上帝是个常识,但孔子可不可以因此得救?孔子的思想并没有以神为中心(天命并不是思想的主题,他也不管颁布天命之后的主宰),所以我不认为孔子真的落实了他敬畏神愿意与神有关系的态度,并且他所犯的罪也是清楚记载了(政治谋杀卯少正),所以我不认为孔子可以得救。好了,分析到这里,大概大家能够了解我对今天的论题的答案了。那你能告诉我你自己的答案,“我的父母亲能得救吗?”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的传福音。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耶稣说明了只能靠祂的宝血,才能洗净我们的罪,使我们与父神的关系重新修复。而就算有些人没有听过耶稣的福音,但如果诚心的敬畏创造天地的神,愿意以祂为生命的中心,又等候神为他准备赦罪的救恩的,他可能(!)有机会得救。但我必须说,这样的情况得救与否没有简单的逻辑,这是神的判断和主权。但如果相信耶稣就不一样,信耶稣悔改的必蒙赦免,因为神的话是说的清楚。而且信耶稣的人接受了圣灵就是得救的凭据。如果我们真的爱我吗的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家人,那我们就不能怕困难而忽略了这个任务。我曾经为我的母亲祷告了30多年,去年我双亲也洗礼了。我从澳洲回来,除了为了在圣安德烈的事工以外,也是为他们。感谢神的怜悯,他的恩典是无法用语言说得清楚的。让我再说,从亚当下来的天性我们是自动远离神的,就算是有宗教热情的也脱离不了这种罪性。泛神的印度教是错将神的创造物当作神,这样他们可以拜偶像但不需要降服在真神的面前。回教的只是在害怕神但没有亲近神,而且认真的考究,就知道他们宣传的神是回教的创始人所创造出来的偶像。而现代人所崇拜的理性和无限潜能,也只是像佛教一样的,在崇拜人类自己而矣。在这些潮流当中,我们有没有学习基督的榜样,以悔改、信心和顺服的心,来尽心的爱天上的阿爸父,讨他的喜悦?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