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25:31-46 绵羊山羊
引言:怎样警醒?知道后果,就知道怎样警醒
1. 基督荣耀降临的时候,也是审判的时候
这是天国发展的终点(太13)
但怎样才是绵羊而不是山羊?
2. 绵羊是听从耶稣基督的命令的
他们照顾软弱和有需要的弟兄
因此是爱人,也是爱神(约一3:11,14,17)
3. 相信福音的才进入天国
而相信福音的就听从主(约一2:3-4)
总结:听了主的道,接受了又愿意遵行的,才是好土(太13:)
我们应当爱弟兄,以达爱神
怎样管教孩子是家庭里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从小就要给下一代有正确的观念,那些是好的,那些不好的,那些值得做的,那些是浪费时间的。(e.g,尊重人守规矩是好的,偷东西说谎是不好的;每天读圣经值得的,太多时间大游戏机或上网闲聊是浪费时间的。)如果从小就建立了正确的观念和习惯,那么长大以后他们的路就走得很轻松,能够一生讨神的喜悦,这是为什么我们很注意主日学教育。而当孩子到1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教导的方法就不能强迫,而要说道理了。比如说,上网时间太长是不好的,我们就不能只说“不准上网”,而需要解释上网太长的后果,是会引起读书不专心,人际关系不能建立,父母子女没有时间交谈等等。同样的,当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也像父母一样教导我们正确的观念,以使我们走在正路上,一直等候祂再来。主耶稣再来的信息,在祂离去之前是非常强烈的!(祂再来不是很久的,因为祂什么时候再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都只能活几十年,睡了,有醒了之后,就是基督再来!主30年后再来,和主1000年后再来,对我没有很大的分别。所以主必快来,是非常真实的!)主耶稣告诉了我们有两条路的结果;走正路的结果是荣耀和生命,而错路的结果是沉沦,是与魔鬼一起进入死亡的道路。祂勉励我们选择正确,警醒我们不受魔鬼的引诱,而最终失败与死亡。今天的绵羊与山羊的比喻,就是其中一个这样的教导。(在前面有聪明的童女和忠心的仆人的比喻。)这个比喻里面,有两个不同的结局,就是绵羊与山羊的结局。
我们先来看看比喻的背景。《31-33》。背景是耶稣再来日子,是所预言的耶和华的日子(旧约),也是主的日子(新约)。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主耶稣的身上。这里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是耶稣有天使同伴,在荣耀里重临世上。我们可以想象千军万马的天使伴着主从天而降,是多么的辉煌荣耀。第二,是耶稣坐在宝座上,彰显了祂万王之王的荣耀和权柄。坐在宝座上这个图画,在旧约里常常出现,是耶和华(父神)坐在荣耀的宝座上,现在耶稣基督按照父神的旨意坐在宝座上了。第三,是主耶稣分开绵羊和山羊,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显明了耶稣是大牧者。另一个是审判,分开羊群就是在审判。审判不只是像法庭上定罪,审判也是奖励奖励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到了,主再来的时候,是主彰显荣耀和权柄的时候,也是我们面临审判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进入应许的新天新地,就要看我们在今生的选择是怎样了。
审判的结果是怎样。是绵羊进入神所预备的国(新天新地)。主耶稣早在马太福音13章的几个比喻中就提到了,天国要不断的发展,然后在最后的时刻,世界就像一张的渔网,有天使在渔网中选取好的,然后将垃圾扔在火炉里。今天的经文里审判的图画是更清楚了,到了世界最后的时刻,天国发展完毕了,基督也再来,祂要拣选绵羊放进神完美的新天新地里。这些绵羊是来自世上的万国,有白人、黑人、中东人,也有中国人。现在问题是,我们是绵羊吗?怎样才算是绵羊而不是山羊?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认清我们是否绵羊。我们先仔细的看看比喻中绵羊和山羊的分别。《35-40;山羊的45》。重点就在40节,就是说,如果我们有照顾了有需要在患难中的弟兄,我们是做在主的身上,这样主审判的时候,主就判定我们是绵羊,可以进入新天新地。这样看来好像简单的,只要我们注意行善,有弟兄姐妹饿了,渴了,流浪了,没衣服了,病了,坐牢了,我们就去帮助他们,那我们就足够进天堂了。是不是?
第一,我们真的做好了?差远了!我们知道有多少的信徒是有缺乏,但我们没有帮助他们的? 非洲饥饿的信徒?在回教国家被迫害的基督徒?中国农村里贫穷的弟兄姐妹?在中国大城市里信主的民工?可能我们连为他们祷告都没有做到。第二,主耶稣不是在这里给我们一条详尽的清单,让我们单单遵守了就得救了。以为这是一条清单的人,是因为还不明白爱的精义。爱的精义:第一,爱不只爱熟识的人,也爱不熟识不可爱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心只集中在熟识的弟兄姐妹身上,不熟识的就很少关心了。这样的爱并不是主耶稣教导的爱。从神来的爱已经清楚显明在十字架上,就是当世人都反对耶稣,拒绝神的旨意的时候,神用耶稣的死来表明祂连憎恨祂的人都爱了。而主耶稣是以神的爱为蓝本教导我们彼此相爱。所以爱心不单爱熟识的人,不熟识的不可爱的弟兄姐妹也爱。不单这样,我们的本性不懂爱的真义,是先神将爱心借着圣灵浇灌在我们心里,我们才懂得爱弟兄姐妹,使我们能够连在一起,成为教会。并且爱心不只在教会里,教会外的弟兄姐妹也爱。爱的精义:第二,爱群体中最软弱的人。在教会里,当我们照顾当中最小的,最软弱最需要帮助的,我们也就是在爱了一整个教会。主耶稣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祂传道的时候,永远不忘记同时医治有病的,被鬼附的,被社会抛弃的被看扁了的,因为祂的爱所有的人,祂用爱护那些软弱的来表明祂对人类的爱。所以今天经文不是得救条件的清单,而是主在提醒我们彼此相爱的命令。当我们能够照顾我们当中软弱的,贫穷的,我们就真的是彼此相爱。而彼此相爱了,我们就是绵羊了。(约一3:11,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3:14,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3:17,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当中有疾病有缺乏的需要帮助的吗?圣灵有感动你让你帮助教会里教会外的弟兄姐妹?你可能跟他不熟,但有时候,只一句的问候,一声的关怀,也能表达你的爱意。我们是绵羊吗?
这里带出了一个信仰的问题。你可能会问,牧师,你不是曾经说过,只要真心相信耶稣就可以罪蒙赦免,可以得救了,我们已经相信耶稣的福音了,为什么要遵守彼此相爱的命令才得救?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误解了信耶稣是单单相信耶稣的死和复活了的事实就完了。信耶稣不单头脑的相信,也包括了跟随耶稣,作祂的门徒。相信包括了接受耶稣作我们生命的主,顺服祂的教导。只要耶稣的救恩而不愿意听从祂的,是没有真心的相信,没有听从主的命令的,就不是真的相信。(约一2:3-4,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关系)他。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所以可以说,那些只是头脑相信,而不真心听从基督的,就是山羊了。山羊的结局是怎样的?41节,“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与主没有真正的关系的人的结局,是多么的可怕。
弟兄姐妹们,我们一共有三次有关耶稣再来的讲道。Geoff牧师为我们讲解了忠心的仆人的比喻,上周又讲解了末世的征兆,目的是让我们警醒。今天我们有听到了绵羊山羊的比喻,目的也是要我们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真心的听从主的话彼此相爱,爱熟识和不熟识的,也爱我们当中弱小的。我们若只要救恩而不愿意顺服,那我们就危险了。这三次的讲道,希望我们能够警醒,既然知道基督再来是那么近的时候,就不要离开起初的信心和爱心,也不要懒惰,灰心,要彼此相爱,好好在生活里忠心的事奉神,讨神的喜悦,免得在审判的那一天我们失落了。
1. 基督荣耀降临的时候,也是审判的时候
这是天国发展的终点(太13)
但怎样才是绵羊而不是山羊?
2. 绵羊是听从耶稣基督的命令的
他们照顾软弱和有需要的弟兄
因此是爱人,也是爱神(约一3:11,14,17)
3. 相信福音的才进入天国
而相信福音的就听从主(约一2:3-4)
总结:听了主的道,接受了又愿意遵行的,才是好土(太13:)
我们应当爱弟兄,以达爱神
怎样管教孩子是家庭里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从小就要给下一代有正确的观念,那些是好的,那些不好的,那些值得做的,那些是浪费时间的。(e.g,尊重人守规矩是好的,偷东西说谎是不好的;每天读圣经值得的,太多时间大游戏机或上网闲聊是浪费时间的。)如果从小就建立了正确的观念和习惯,那么长大以后他们的路就走得很轻松,能够一生讨神的喜悦,这是为什么我们很注意主日学教育。而当孩子到1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教导的方法就不能强迫,而要说道理了。比如说,上网时间太长是不好的,我们就不能只说“不准上网”,而需要解释上网太长的后果,是会引起读书不专心,人际关系不能建立,父母子女没有时间交谈等等。同样的,当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也像父母一样教导我们正确的观念,以使我们走在正路上,一直等候祂再来。主耶稣再来的信息,在祂离去之前是非常强烈的!(祂再来不是很久的,因为祂什么时候再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都只能活几十年,睡了,有醒了之后,就是基督再来!主30年后再来,和主1000年后再来,对我没有很大的分别。所以主必快来,是非常真实的!)主耶稣告诉了我们有两条路的结果;走正路的结果是荣耀和生命,而错路的结果是沉沦,是与魔鬼一起进入死亡的道路。祂勉励我们选择正确,警醒我们不受魔鬼的引诱,而最终失败与死亡。今天的绵羊与山羊的比喻,就是其中一个这样的教导。(在前面有聪明的童女和忠心的仆人的比喻。)这个比喻里面,有两个不同的结局,就是绵羊与山羊的结局。
我们先来看看比喻的背景。《31-33》。背景是耶稣再来日子,是所预言的耶和华的日子(旧约),也是主的日子(新约)。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主耶稣的身上。这里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是耶稣有天使同伴,在荣耀里重临世上。我们可以想象千军万马的天使伴着主从天而降,是多么的辉煌荣耀。第二,是耶稣坐在宝座上,彰显了祂万王之王的荣耀和权柄。坐在宝座上这个图画,在旧约里常常出现,是耶和华(父神)坐在荣耀的宝座上,现在耶稣基督按照父神的旨意坐在宝座上了。第三,是主耶稣分开绵羊和山羊,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显明了耶稣是大牧者。另一个是审判,分开羊群就是在审判。审判不只是像法庭上定罪,审判也是奖励奖励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到了,主再来的时候,是主彰显荣耀和权柄的时候,也是我们面临审判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进入应许的新天新地,就要看我们在今生的选择是怎样了。
审判的结果是怎样。是绵羊进入神所预备的国(新天新地)。主耶稣早在马太福音13章的几个比喻中就提到了,天国要不断的发展,然后在最后的时刻,世界就像一张的渔网,有天使在渔网中选取好的,然后将垃圾扔在火炉里。今天的经文里审判的图画是更清楚了,到了世界最后的时刻,天国发展完毕了,基督也再来,祂要拣选绵羊放进神完美的新天新地里。这些绵羊是来自世上的万国,有白人、黑人、中东人,也有中国人。现在问题是,我们是绵羊吗?怎样才算是绵羊而不是山羊?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认清我们是否绵羊。我们先仔细的看看比喻中绵羊和山羊的分别。《35-40;山羊的45》。重点就在40节,就是说,如果我们有照顾了有需要在患难中的弟兄,我们是做在主的身上,这样主审判的时候,主就判定我们是绵羊,可以进入新天新地。这样看来好像简单的,只要我们注意行善,有弟兄姐妹饿了,渴了,流浪了,没衣服了,病了,坐牢了,我们就去帮助他们,那我们就足够进天堂了。是不是?
第一,我们真的做好了?差远了!我们知道有多少的信徒是有缺乏,但我们没有帮助他们的? 非洲饥饿的信徒?在回教国家被迫害的基督徒?中国农村里贫穷的弟兄姐妹?在中国大城市里信主的民工?可能我们连为他们祷告都没有做到。第二,主耶稣不是在这里给我们一条详尽的清单,让我们单单遵守了就得救了。以为这是一条清单的人,是因为还不明白爱的精义。爱的精义:第一,爱不只爱熟识的人,也爱不熟识不可爱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心只集中在熟识的弟兄姐妹身上,不熟识的就很少关心了。这样的爱并不是主耶稣教导的爱。从神来的爱已经清楚显明在十字架上,就是当世人都反对耶稣,拒绝神的旨意的时候,神用耶稣的死来表明祂连憎恨祂的人都爱了。而主耶稣是以神的爱为蓝本教导我们彼此相爱。所以爱心不单爱熟识的人,不熟识的不可爱的弟兄姐妹也爱。不单这样,我们的本性不懂爱的真义,是先神将爱心借着圣灵浇灌在我们心里,我们才懂得爱弟兄姐妹,使我们能够连在一起,成为教会。并且爱心不只在教会里,教会外的弟兄姐妹也爱。爱的精义:第二,爱群体中最软弱的人。在教会里,当我们照顾当中最小的,最软弱最需要帮助的,我们也就是在爱了一整个教会。主耶稣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祂传道的时候,永远不忘记同时医治有病的,被鬼附的,被社会抛弃的被看扁了的,因为祂的爱所有的人,祂用爱护那些软弱的来表明祂对人类的爱。所以今天经文不是得救条件的清单,而是主在提醒我们彼此相爱的命令。当我们能够照顾我们当中软弱的,贫穷的,我们就真的是彼此相爱。而彼此相爱了,我们就是绵羊了。(约一3:11,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3:14,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3:17,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当中有疾病有缺乏的需要帮助的吗?圣灵有感动你让你帮助教会里教会外的弟兄姐妹?你可能跟他不熟,但有时候,只一句的问候,一声的关怀,也能表达你的爱意。我们是绵羊吗?
这里带出了一个信仰的问题。你可能会问,牧师,你不是曾经说过,只要真心相信耶稣就可以罪蒙赦免,可以得救了,我们已经相信耶稣的福音了,为什么要遵守彼此相爱的命令才得救?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误解了信耶稣是单单相信耶稣的死和复活了的事实就完了。信耶稣不单头脑的相信,也包括了跟随耶稣,作祂的门徒。相信包括了接受耶稣作我们生命的主,顺服祂的教导。只要耶稣的救恩而不愿意听从祂的,是没有真心的相信,没有听从主的命令的,就不是真的相信。(约一2:3-4,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关系)他。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所以可以说,那些只是头脑相信,而不真心听从基督的,就是山羊了。山羊的结局是怎样的?41节,“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与主没有真正的关系的人的结局,是多么的可怕。
弟兄姐妹们,我们一共有三次有关耶稣再来的讲道。Geoff牧师为我们讲解了忠心的仆人的比喻,上周又讲解了末世的征兆,目的是让我们警醒。今天我们有听到了绵羊山羊的比喻,目的也是要我们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真心的听从主的话彼此相爱,爱熟识和不熟识的,也爱我们当中弱小的。我们若只要救恩而不愿意顺服,那我们就危险了。这三次的讲道,希望我们能够警醒,既然知道基督再来是那么近的时候,就不要离开起初的信心和爱心,也不要懒惰,灰心,要彼此相爱,好好在生活里忠心的事奉神,讨神的喜悦,免得在审判的那一天我们失落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