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14:1-11 尽献所有
尽献所有 可14:1-11
引言:教堂与穷人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7)”
1. 死亡阴影中的一周
“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1-2)”
2. 女子为耶稣的死亡而倾倒香膏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纪念。(9)”
3. 倾倒一切,是因为爱主
4. 享受天国
Enjoy the Kingdom
享受天国就是享受与耶稣亲密的关系
我刚刚从圣地回来,在耶路撒冷附近,走几步路大概就能碰到一所教堂。它们有的非常雄伟漂亮,也有的比较古朴简单,每一所教堂都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中古时代,盖教堂需要很多的金钱和人力,而在经济和科技力量是那么落后的时代,反而盖了很多教堂。这样,从信仰的观点来看,是不是真的值得这样做?是不是将钱财帮助穷人更有意义?因为信徒聚会其实不需要大的教堂,初期教会的聚会点一般是很简单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古时代的教会就使用了今天经文中的第七节来回答:“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就是说,这是说为耶稣盖教堂了。道理好像非常正确,但很可惜,这句圣经的解释是错的,这句话不能成为建教堂的圣经根据。我没有说盖大教堂一定不好,但并不来自这句圣经。所以就让我们仔细阅读,看看耶稣说的是什么意思。
今天经文的背景是耶稣已经到了上十字架的最后一周,耶稣已经进入了耶路撒冷,现在稍为离开耶路撒冷,去到这个大城的旁边,一个山丘上的小镇伯大尼。耶稣最后的一周,可以说是危机四伏的一周,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统治阶层和法利赛人集中的地方,当时耶稣风风光光的进去,百姓还喊着“和撒那(欢迎神的拯救者)”来欢迎他,然后他又洁净圣殿,搞乱了祭司们在圣殿里面的生意。然后在圣殿里,每次辩论都胜过了法利赛人和有学问的文士。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祭司和法利赛人是怎样的恨他,不断的找机会要将他捉拿然后杀死他。可以说,这一周,耶稣和门徒是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中。所以经文1节是这样说:“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1)”那么我们相信,连耶稣旁边的人也肯定能够感受到这种死亡的威胁,而其中有些直觉比较强的,也已经预先知道了,离开耶稣死亡的时间已经不远。那么如果我们可以穿越回到那个时代,我们也是主忠心的信徒,而我们也知道耶稣快要死了,我们可以做什么?
暴力对抗?这个手段成功的机会几乎是零,救不了耶稣,还赔上更多人的性命。逃跑吗?耶稣他自己不会逃跑,因为他已经说清楚了,他上来耶路撒冷是为了上十字架的。对了,是耶稣自己选择死亡,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拯救世人。如果我们是当时的门徒,也许我们会感到心急如焚,但却是束手无策,亲眼看着所爱的耶稣一步一步的迈向死亡。而今天的经文记载了,当时有一位姊妹,她心里清楚的知道,她爱的耶稣快要死了。
如果我们是那个姊妹,我们会做些什么?我们生活中有人因为家人患病,就用尽了他毕生的积蓄来为家人治病。但这位姊妹不能为耶稣付出什么,不能改变他接受死亡的决心,也就不了耶稣。她就用尽了毕生所有的钱买了一瓶非常贵重的香膏,倒在耶稣的头上,让他身上散发出高贵的香气。为什么?因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也许再过两三天耶稣就要被杀害,被埋葬在坟墓里。死亡的哀痛已经充满了这位姊妹的心,她只能使用这一瓶香膏,来表达他对耶稣的思念。香膏散发香气出香气了,在活人身上这种香气代表他的高贵,而在死人的身上,却是盖过了死亡的臭气,让人可以回忆到他以前的生命。现满室都是清香,这却是预表了耶稣死亡的香气。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位姊妹的心情。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就是其中一个,有几个门徒骂这位姊妹浪费,这一笔钱大概有三十多两银子(3年的工资),他们说应该用在周济穷人的事上。这点看起来很有道理,但耶稣却认可这位姊妹,而且为她辩护。耶稣解释说周济穷人是常常可以做的,但为他的死而做的事,就只有那么一次。不过有些门徒还是不明白,特别犹大,这个事件成为了他出卖耶稣的导火线,于是他跑到大祭司那里,将耶稣的行踪告诉他,让犹太人可以避开百姓,在夜间捉拿耶稣。
那么让我们也想想,这位姊妹这样做值得吗?是否太浪费了。而在耶稣的时代,连一些门徒也不认同姊妹的做法。但请记得经文是这样记载的(9节),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纪念。”这是耶稣吩咐的,所以请大家听清楚了,而且主耶稣的语气很重,是“实在的告诉”我们,要我们无论在任何有福音的地方,介绍这位无名的姊妹。所以我今将这件事告诉大家了,以为纪念。太多的教会没有注意这一段经文,但感谢主今天我们读到了。那为什么主耶稣那么看重这位姊妹的行为?第一,这是为耶稣的安葬而准备的。周济穷人并没有错,但这次是唯一的机会为耶稣的死作准备,因为当耶稣从十字架上被拿下来的时候,天快黑了,耶稣是被人草草的放进坟墓里,没有做好安葬。第二,其他门徒没有像这位姊妹一样,为耶稣的死亡哀痛。就算等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祭司长的兵丁已经逼近了,门徒还是糊糊涂涂的在园子里睡着了。门徒虽然与耶稣的关系非常的深,但当耶稣面临人生最痛苦的阶段,他们的心却没有与主在一起。我们是不是也一样?耶稣不错为我死了让我得救了,但对好多信徒来说,他的死只是一个工具,可以让我得救,至于耶稣个人的痛苦我们也一样毫无感觉。这位姊妹的热情正好提醒我们每个人与主的关系,是否深入的,个人的,我们能够感觉到耶稣所感觉的,想到耶稣所想的?
而当我们真心爱耶稣愿意与他同行的时候,我们也就会不计较金钱和精力,愿意放下所有去事奉他。主任牧师在编排今天的讲道时,他英语的标题是Enjoy
the Kingdom(享受天国),这很有意思。相信耶稣进入天国,这并不是拿到身份那么简单,并不像申请澳洲护照那么一回事。进入天国,最重要的是与天国的君王耶稣的关系。耶稣并不像澳洲总理那样,我们入籍基本上与澳洲总理无关,我们按照法律要求去申请就好。进入天国,我们每个人必须与耶稣有亲密的关系,而且这个亲密的关系,正就是天国的祝福,天国里的享受。这个亲密的关系,包括了我们让耶稣掌管生命,也包括了毕生跟随他,以耶稣为荣,也愿意为他的名而承担人间的压力。如果我们与耶稣是这样的亲近,那么我们一定会感觉到主面临死亡时的哀痛。难道我们不应该像那位姊妹一样,为主倾倒一切,让基督的身上带有香气?而他的香气,也就是我们生命的见证,因为我们活得像耶稣。但愿我们身上基督的香气,飘逸在这个尘世之中。也愿我们与耶稣亲密的关系,不断更新,因为通过耶稣,我们与三一真神,比永恒的在亲密的关系中。阿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