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22:1-14 亚伯拉罕献子


                    信心人物 亚伯拉罕      22:1-14

引言:故事的重要性
1.  读入还是读出?
2.  耶和华必预备
3.  神也必在我们生活中预备
总结:耶稣为中心的见证

我从小喜欢听故事,儿童时代是听电台广播,长大一点是看电视啦。听电台的故事中倒还记得有武侠的(七侠五义等等),也有爱情的(大丈夫日记)。然后再长大一点就看武侠小说,像金庸的笑傲江湖最少看过来七次。那这样不单增强了我的语文能力,而且故事人物的性格、他们人生的态度和情怀,也影响着我的生命,模塑了我的性格和人生的取向(就是心底里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么扩大一点来说,如果同一个社会里一起都听同样的故事,受到同样的人物影响,那么这个社会就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的取向。比如说历史里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就能够提倡孝道(我没有说24孝是好故事,像卧冰求鲤非常不合科学,而且态度也是愚孝,不符合季节的要求是应该拒绝的),而忠于皇帝的故事中国历史里有一大批,到了现代搞革命的故事和历史记载也有一大批。这是为什么伦理神学家 Stanley Hauerwas 说故事narrative 可以模塑一个社群,为这个社群提供价值观念和性格的共同根基,而且故事远远比一条一条的道德教训更有效,更能够影响人。至于在我们信仰的群体里,我们也有各种的故事,能够将基督徒的信心和品格具体的表达出来,作为我们的模范。特别在圣经里,好多的故事比世俗的故事更有意义,一方面是它们来自圣经是神的启示,是历史真实的人物,另一方面这些故事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成熟的信心和人格,在我们的属灵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我在基督教学校里亲身经历的教育。所以我很喜欢这次的系列,能够一次一次的讲解圣经人物,以帮助我们的属灵生命。希望这就像希伯来书12:1说的一样,“我们既然有这么多见证人,像云彩一样围绕着我们,就应该排除一切的障碍和跟我们纠缠不休的罪,坚忍地奔跑在我们前面的路程。”圣经说信心的人物就好像活生生的一样站在我们旁边,并且好像云彩一样充满色调,催动着我们的情感,更新我们的思维,鼓励着我们的意志,每一个见证人都用他生命来传达着信心和成熟基督徒性格的信息。就盼望神借着今天的人物能够这样的帮助这里的每一位,让神祝福大家。
今天我们的人物也是亚伯拉罕。上次是讲到他怎样的凭信心离开家乡,而去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地方,去领取神的应许,就是大国、大民族和土地,并且万国都可以因为他而得福。然而上次俞牧师也已经给我们解释清楚了,这些应许都不可能在亚伯拉罕有生之年见得到的。但亚伯拉罕就相信了,并且行动了,离开了家乡吾耳,过一个一生流浪的生活。但圣经对这位信心之父的记载还不只这样,今天对他的信心有另外细节的描写,就是面临将自己的儿子作为祭品,在献祭中需要将自己的儿子杀死。2节传达了神的旨意:你要带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疼爱的独子以撒,到摩利亚去,在我所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当作烧化祭(燔祭)献给我。
在没有思想到亚伯拉罕的信心之前,我们可能先注意到这个故事(英语的story)困难的地方。特别我们可能听到好多攻击基督教的议论,常常拿这个作为例子,说基督教野蛮残忍,将活生生的人作祭品。但我想在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读圣经的方式,必须是读出而不是读入。所谓读入,就是我喜欢采取我的观点去读,简单的说是我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读到怎样的结果那个对我来说就是真的,特别后现代的风气喜欢这样子。而上面攻击圣经的人几乎都是采取读入的方式去读,而且大概是假设圣经是古代的作品,而古代人是落后不文明并且没有知识的。以这样的方式对圣经攻击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而另一方面,只有使用读出的方式读圣经才能找到原来的含义。所谓读出,就是严谨的顺着每个字的意思,并且上文下理,和了解全本书的结构和宗旨,这样才能正确了解一段的记载。读入不能知道神的启示的含义,只有谦卑的读出圣经本身在说什么,才能知道神的启示。
那究竟这里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我想我们可以先了解亚伯拉罕对这个事件的想法,然后我们就能了解这段经文。亚伯拉罕肯定和我们一样不理解神为什么叫他将以撒作为祭品。为什么?因为圣经告诉我们神是公义、良善又守信的,这方面与神有密切关系的亚伯拉罕也肯定知道,神不会杀死无辜的以撒,神也不喜欢那些以人为祭品的风俗,并且且以撒是他所应许的,是继承着亚伯拉罕的应许的,没有了以撒应许就落空了。另外亲情方面来说,亚伯拉罕也不可能舍得牺牲自己的儿子。所以亚伯拉罕跟我们一样的不理解。那么,不理解而为什么亚伯拉罕还是照样去做?他并没有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得执行,就是关掉脑袋反正照着做。并且他也没有选择放弃神而跑掉了,因为这条路是在人性弱点人之下最容易选择的一条路。他选择了顺服神,而他心里的想法可以从他唯一的一句话了解到,就是:神会亲自预备(耶和华以勒)(8)。后面的经文还特别特出了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亚伯拉罕在多方面的不理解之下,他还是相信神必定会预备适当的祭物,而这件祭物最终不会是他的儿子,也许是儿子死后复生,也许是其他的方式,不理解,但因为相信神的能力和美善,他还是勇敢的遵从神的旨意,这方面和3章的夏娃刚刚相反,对神有信心了。
亚伯拉罕就是那些如云彩围绕着我们中的一个信心伟人,而当我们读到他的事迹的时候,我们的心也会因着圣灵的帮助,信心可以坚固起来。我自己没有同样的经历,但也和很多弟兄姐妹一样,也经历过神必预备。因为家庭的缘故我等候读神学等了7年,最后在10年前神的门打开了可以去了。然而手头里的钱不足够3年的养家费和学费。不过心里知道这既然是神的呼召,就等候耶和华以勒了,最坏的打算是卖掉房子去读书。而在那年的九月,忽然我工作的美国总公司和另外一间公司合并,那么后果就是需要裁员。裁员对我好,因为澳洲的法例让被裁的人得到不错的补偿,这样不就是我的额外收入了?于是我对老板说:请你裁我吧!但老板说,我们这个部门的表现那么好,没有机会裁员了。然而到了12月,出乎意料真的结束了我们的部门,使我拿到了一笔不错的补偿,而且部门结束的那一天,距离我进神学院只有两周的时间,足够我休息一下。另外那一年政府又刚刚出了一个贷款计划,让进入私立大学的人也可以贷款读书。这样加起来,经济的问题就解决了。我没有经历亚伯拉罕这样难的试验,但也足够尝到主恩的滋味了。
弟兄姐妹最后我特别要强调一下亚伯拉罕的经历,是神给的试验。1节说:过了些时候,上帝考验亚伯拉罕。说明了在亚伯拉罕遭遇的艰难情况,是有神的旨意在当中。我们当中可能也有遭遇不同的问题的,有没有想过我们面对的痛苦艰难,背后也有神的美意?而亚伯拉罕在这里的榜样,提醒我们“耶和华以勒的属灵功课。所以相信神的能力和美善,他必有预备。让我们再读一遍来12:1-2节作结束。既然我们有这么多见证人,像云彩一样围绕着我们,就应该排除一切的障碍和跟我们纠缠不休的罪,坚忍地奔跑我们前面的路程。我们要注视耶稣,因为他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他不在十字架前退缩;相反地,为了那等待着他的喜乐,他不把死在十字架上的羞辱当作一回事。现在他已经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经文里清楚的指出耶稣才是我们目光集中的地方,而不是亚伯拉罕或其他人,因为所有其他的见证人,都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清楚了解耶稣基督的形象。让父神在基督里祝福我们。阿门!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属灵生命问卷调查

约一4:7-12 神就是爱 -- 婚礼讲道

属灵生活问卷调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