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15:1-13 活在盼望中
引言:天路历程
1. 一同活在盼望中
在天路上扶助软弱的(1-2)
使软弱的得以建立
基督是我们的榜样(3)
要彼此同心(5)
要彼此接纳(7-12)
2. 生活在激励之下
神的话的激励(4)
神的旨意,圣灵的激励(13)
总结: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与教会生活,和学习基督的榜样以成长是分不开的。在走这条天路上,我们要彼此帮助,激发爱心,互相饶恕,努力学习主的榜样;并且常读圣经,常常祷告,求圣灵大大的鼓舞我们,使我们清楚将来的盼望,常常活在神丰盛的恩典当中。
我们已经有好几个崇拜是讲到基督再来的盼望,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如果人生是一条线的话,我们的会友就像在这条线上不同的点。这条线有起点,也有终点,每个人都从起点慢慢的走到终点。我们基督徒的终点是在哪里?与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样,我们的终点不在死亡,因为圣经说,人的死亡,是睡觉了,睡觉有醒来的一天,而那天,就是基督再来的时候。而基督再来的一天,整个世界都要翻新过来,是新天新地。启示录21:4是这样描写耶稣再来的情况:“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使徒约翰)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这就是神在圣经里给我们的应许。我很希望弟兄姐妹都明白这个盼望,而且使这个盼望支持着你的生活。而且,在圣经里使用了一个名词来形容人生线上的的旅程,是什么?【客旅】是的,是客旅,是过度的,没有归属感的,你所拥有的,只不过是暂时让你保管的。这种的想法中国人不陌生。比如说,杜牧写到离别时的一首词是这样说:“念去去,千里烟波,碧海沉沉楚天阔”好像是在描写船上旅行所见到的景色,但令人联想到的,是人生就像一个客旅,是无根、漂泊。是的,圣经说我们生存在世上是客旅,但主的门徒并不是悲观,也不自怜,因为我们知道,所拥有盼望的世人所没有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耶稣再来的那日,在那日,生命所有的短暂、罪恶、痛苦都要过去。所以我们说,这一生是一个天路历程。今天使徒保罗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人生观下,就是作客旅的人生观下,教导我们怎样的生活。
在今天罗马书是经文里,保罗要教导我们的,是在这条天路历程中怎样彼此相爱,过教会生活。(不单这里的罗马书,新约里很多很多这样的教导。)为什么教会生活那么重要?因为教会里的关系不像世上其他的东西,我们的关系是有永恒价值的。有一些教会不是很注重教会生活,认为传福音是最重要的,只有带领人信了耶稣就好了,对他们来说,教会是什么?教会是一个过渡的组织,一方面信徒可以在教会里组织起来传福音,另一方面也有一个地方培养灵性(与主的关系),信徒是一起在教会里等候耶稣再来。你认为对不对?传福音是对的,培养灵性也是对的,但教会并不是一个过渡的组织,在教会里弟兄姐妹的关系,是长久的,因为今天我们的团契关系,在将来的新天新地里,也是保持的。我今天是和陈先生陈太太是同一个教会,是弟兄姐妹,到耶稣再来之后,我们也是弟兄姐妹。我和陈先生在这里培养弟兄姐妹的爱心,这个爱心,到主再来之后,还是存在的。这是为什么保罗说:“爱是永不止息”。所以我们要看重教会生活,我们要彼此激发爱心,像圣经里所说的彼此饶恕,彼此接纳。
在爱的生活中,第一样是帮助那些软弱的。《1-2》。信仰坚固的帮助不坚固的;要帮助人,不求自己开心,而是使对方“得益处,建立德行”,意思是是对方灵性上得到帮助,与主基督的关系成长,慢慢变成成熟的基督徒。当我们见到在教会里有信心不好的,甚至有跌倒的,作错了事的,我们用爱心去关心他,鼓励他,为他祷告。一般的人看到旁边有人表现不好了,或者倒下来了,一般的反应是袖手旁观,然后口里说:“哎呀,失败了”,“可惜啊”,“很惨啊”等等,但没有行动。心是有感动了,但没有去帮助人的心。弟兄姐妹不是这样子。圣经说我们是应该去扶持我们当中有软弱的,用爱心帮助他们成长。举得例子,有一天我病倒了,躺在床上,而圣灵帮助你,你动了爱心,来探望我,支持我,使我可以重新恢复。这样的爱心行动一方面使你的爱心更加成熟,而我也乐意接受你爱心,我们弟兄姐妹的关系也就更深入了。而更关键的,是当我们在天堂里,这样爱心的关系是仍然存在的,这是多么美妙的事。从圣灵而来的爱心不像世上的事,世上的事都是短暂的,像野外的花草,“经风一吹,便归无有”。但爱是永不止息的。但愿圣灵将爱心大大的浇灌我们的心里,使我们爱那些软弱的人,帮助他们坚立成熟。而且,如果你爱这个教会,那最能表达你对教会的爱心的,就是帮助教会里软弱的。
这里教导的第二样是以耶稣基督为我们的榜样。《3》。第三节开头说“因为”的意思,是因为耶稣是我们的主,祂是这样子做的,所以我们也效法耶稣,不求自己开心,而爱那些软弱的弟兄。耶稣怎样的不求自己开心去做事?保罗用了一句诗篇来解释耶稣的态度,“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是什么意思?原来辱骂神的辱骂,都在十字架上看到到了。人类对神的憎恨、反叛、仇视,都在钉耶稣十字架的时候表现出来了。但耶稣的态度是怎样子?圣经说,所有辱骂神的辱骂都落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耶稣不求自己的喜悦,将人类的错误、罪污都承担了。这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显明的神的爱,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通过十字架,我们现在是在基督里,领受在基督里的丰盛。当我们看到了弟兄姐妹有什么做得不好,做得不对,我们是不是看看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他,他没有做的,我们可以主动帮他做了?彼此相爱,不一定是当关系和谐的时候,当关系不和谐的时候,更要坚持彼此相爱。
第三样是彼此同心的效法基督。《5》。我们在教会里彼此鼓励,一切去效法我们的主。使荣耀归于神。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基督是教会的中心。我们的教会还比较新,就让我们努力的使同心效法基督成为我们教会的文化吧。要这样彼此同心,最好的是我们一同学习圣经。周日的查经班改到晚上,你能来参加?
第四样是彼此接纳。《7》。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龄。我们之间是有差异,但我们的差异,比不上初期教会的情况。当时的教会是有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组成的,犹太人是个特别的民族,因为是选民的缘故,生活习惯和其他民族相差很大,而且视其他民族是不干净的,不愿意跟其他民族来往。现在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同在一个教会里面,肯定有很多方面不调协,不适应。但圣经怎样说?《8-9啊》。基督的心思同时在两方面的人身上。背景不同的时候,关键是彼此接纳,接纳彼此有不同的地方,而彼此尊重,看对方跟自己一样平等。遇到的生活方式不顺眼的要有自制。吃饭吃面条的不能说吃面包拿刀叉的没有文化,而说话声音小的不能说那些说话声音大的粗鲁。彼此接纳,就是爱心的表现。
最后的一点,神的心愿是给我们有基督再来的盼望,然后让我们一同生活在教会里,操练爱心。但神并没有撇下我们,使我们成为孤儿,孤独的挣扎。不,神用两样宝贵的东西来帮助我们。第一,是神的话。《4》。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不如翻译成因圣经所生的坚忍和鼓励。是的,是神的话鼓励我们,使我们坚强,这是为什么我说,我们要常常一起读圣经。第二,是圣灵。《13》。圣灵的帮助,使我们因著信心,有盼望,有平安和喜乐,是我们能够欢欢喜喜的和弟兄姐妹一起走这条天路。神的话和圣灵帮助我们常在基督里。
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与教会生活,和学习基督的榜样以成长是分不开的。在走这条天路上,我们要彼此帮助,激发爱心,互相饶恕,努力学习主的榜样;并且常读圣经,常常祷告,求圣灵大大的鼓舞我们,使我们清楚将来的盼望,常常活在神丰盛的恩典当中。
1. 一同活在盼望中
在天路上扶助软弱的(1-2)
使软弱的得以建立
基督是我们的榜样(3)
要彼此同心(5)
要彼此接纳(7-12)
2. 生活在激励之下
神的话的激励(4)
神的旨意,圣灵的激励(13)
总结: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与教会生活,和学习基督的榜样以成长是分不开的。在走这条天路上,我们要彼此帮助,激发爱心,互相饶恕,努力学习主的榜样;并且常读圣经,常常祷告,求圣灵大大的鼓舞我们,使我们清楚将来的盼望,常常活在神丰盛的恩典当中。
我们已经有好几个崇拜是讲到基督再来的盼望,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如果人生是一条线的话,我们的会友就像在这条线上不同的点。这条线有起点,也有终点,每个人都从起点慢慢的走到终点。我们基督徒的终点是在哪里?与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样,我们的终点不在死亡,因为圣经说,人的死亡,是睡觉了,睡觉有醒来的一天,而那天,就是基督再来的时候。而基督再来的一天,整个世界都要翻新过来,是新天新地。启示录21:4是这样描写耶稣再来的情况:“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使徒约翰)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这就是神在圣经里给我们的应许。我很希望弟兄姐妹都明白这个盼望,而且使这个盼望支持着你的生活。而且,在圣经里使用了一个名词来形容人生线上的的旅程,是什么?【客旅】是的,是客旅,是过度的,没有归属感的,你所拥有的,只不过是暂时让你保管的。这种的想法中国人不陌生。比如说,杜牧写到离别时的一首词是这样说:“念去去,千里烟波,碧海沉沉楚天阔”好像是在描写船上旅行所见到的景色,但令人联想到的,是人生就像一个客旅,是无根、漂泊。是的,圣经说我们生存在世上是客旅,但主的门徒并不是悲观,也不自怜,因为我们知道,所拥有盼望的世人所没有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耶稣再来的那日,在那日,生命所有的短暂、罪恶、痛苦都要过去。所以我们说,这一生是一个天路历程。今天使徒保罗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人生观下,就是作客旅的人生观下,教导我们怎样的生活。
在今天罗马书是经文里,保罗要教导我们的,是在这条天路历程中怎样彼此相爱,过教会生活。(不单这里的罗马书,新约里很多很多这样的教导。)为什么教会生活那么重要?因为教会里的关系不像世上其他的东西,我们的关系是有永恒价值的。有一些教会不是很注重教会生活,认为传福音是最重要的,只有带领人信了耶稣就好了,对他们来说,教会是什么?教会是一个过渡的组织,一方面信徒可以在教会里组织起来传福音,另一方面也有一个地方培养灵性(与主的关系),信徒是一起在教会里等候耶稣再来。你认为对不对?传福音是对的,培养灵性也是对的,但教会并不是一个过渡的组织,在教会里弟兄姐妹的关系,是长久的,因为今天我们的团契关系,在将来的新天新地里,也是保持的。我今天是和陈先生陈太太是同一个教会,是弟兄姐妹,到耶稣再来之后,我们也是弟兄姐妹。我和陈先生在这里培养弟兄姐妹的爱心,这个爱心,到主再来之后,还是存在的。这是为什么保罗说:“爱是永不止息”。所以我们要看重教会生活,我们要彼此激发爱心,像圣经里所说的彼此饶恕,彼此接纳。
在爱的生活中,第一样是帮助那些软弱的。《1-2》。信仰坚固的帮助不坚固的;要帮助人,不求自己开心,而是使对方“得益处,建立德行”,意思是是对方灵性上得到帮助,与主基督的关系成长,慢慢变成成熟的基督徒。当我们见到在教会里有信心不好的,甚至有跌倒的,作错了事的,我们用爱心去关心他,鼓励他,为他祷告。一般的人看到旁边有人表现不好了,或者倒下来了,一般的反应是袖手旁观,然后口里说:“哎呀,失败了”,“可惜啊”,“很惨啊”等等,但没有行动。心是有感动了,但没有去帮助人的心。弟兄姐妹不是这样子。圣经说我们是应该去扶持我们当中有软弱的,用爱心帮助他们成长。举得例子,有一天我病倒了,躺在床上,而圣灵帮助你,你动了爱心,来探望我,支持我,使我可以重新恢复。这样的爱心行动一方面使你的爱心更加成熟,而我也乐意接受你爱心,我们弟兄姐妹的关系也就更深入了。而更关键的,是当我们在天堂里,这样爱心的关系是仍然存在的,这是多么美妙的事。从圣灵而来的爱心不像世上的事,世上的事都是短暂的,像野外的花草,“经风一吹,便归无有”。但爱是永不止息的。但愿圣灵将爱心大大的浇灌我们的心里,使我们爱那些软弱的人,帮助他们坚立成熟。而且,如果你爱这个教会,那最能表达你对教会的爱心的,就是帮助教会里软弱的。
这里教导的第二样是以耶稣基督为我们的榜样。《3》。第三节开头说“因为”的意思,是因为耶稣是我们的主,祂是这样子做的,所以我们也效法耶稣,不求自己开心,而爱那些软弱的弟兄。耶稣怎样的不求自己开心去做事?保罗用了一句诗篇来解释耶稣的态度,“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是什么意思?原来辱骂神的辱骂,都在十字架上看到到了。人类对神的憎恨、反叛、仇视,都在钉耶稣十字架的时候表现出来了。但耶稣的态度是怎样子?圣经说,所有辱骂神的辱骂都落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耶稣不求自己的喜悦,将人类的错误、罪污都承担了。这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显明的神的爱,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通过十字架,我们现在是在基督里,领受在基督里的丰盛。当我们看到了弟兄姐妹有什么做得不好,做得不对,我们是不是看看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他,他没有做的,我们可以主动帮他做了?彼此相爱,不一定是当关系和谐的时候,当关系不和谐的时候,更要坚持彼此相爱。
第三样是彼此同心的效法基督。《5》。我们在教会里彼此鼓励,一切去效法我们的主。使荣耀归于神。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基督是教会的中心。我们的教会还比较新,就让我们努力的使同心效法基督成为我们教会的文化吧。要这样彼此同心,最好的是我们一同学习圣经。周日的查经班改到晚上,你能来参加?
第四样是彼此接纳。《7》。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龄。我们之间是有差异,但我们的差异,比不上初期教会的情况。当时的教会是有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组成的,犹太人是个特别的民族,因为是选民的缘故,生活习惯和其他民族相差很大,而且视其他民族是不干净的,不愿意跟其他民族来往。现在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同在一个教会里面,肯定有很多方面不调协,不适应。但圣经怎样说?《8-9啊》。基督的心思同时在两方面的人身上。背景不同的时候,关键是彼此接纳,接纳彼此有不同的地方,而彼此尊重,看对方跟自己一样平等。遇到的生活方式不顺眼的要有自制。吃饭吃面条的不能说吃面包拿刀叉的没有文化,而说话声音小的不能说那些说话声音大的粗鲁。彼此接纳,就是爱心的表现。
最后的一点,神的心愿是给我们有基督再来的盼望,然后让我们一同生活在教会里,操练爱心。但神并没有撇下我们,使我们成为孤儿,孤独的挣扎。不,神用两样宝贵的东西来帮助我们。第一,是神的话。《4》。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不如翻译成因圣经所生的坚忍和鼓励。是的,是神的话鼓励我们,使我们坚强,这是为什么我说,我们要常常一起读圣经。第二,是圣灵。《13》。圣灵的帮助,使我们因著信心,有盼望,有平安和喜乐,是我们能够欢欢喜喜的和弟兄姐妹一起走这条天路。神的话和圣灵帮助我们常在基督里。
对基督再来的盼望,与教会生活,和学习基督的榜样以成长是分不开的。在走这条天路上,我们要彼此帮助,激发爱心,互相饶恕,努力学习主的榜样;并且常读圣经,常常祷告,求圣灵大大的鼓舞我们,使我们清楚将来的盼望,常常活在神丰盛的恩典当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