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智慧和面对过往的痛苦
下面是在一个群组中与学生分享的几点,希望贴在这里,也能帮忙其他的人。
苦难:
基督徒在苦难中不是怨天尤人,埋怨神为什么给我这样的遭遇;也不是拼命的求主将苦难拿开,好像苦难只是生命中的偶然或意外,对我们一点意义都没有。主耶稣在面临十字架死亡的阴影的时候,他祷告父神:“父啊,如果是你的意思,请你将苦杯拿开,但照你的旨意成就。”我们遭遇的苦难,都有神的旨意。苦难有时候使真理彰显;有时候是我们的苦口良药,锻炼我们的生命爱心;有时候是为了下一步的祝福;有时候不根本不了解它含义。但主的教导说:“照你的意思成就。”在患难中以基督为榜样,他必会带领我们穿过死荫的幽谷,在信心中走完今生的旷野路,就必有天上的平安在心,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
智慧:
智慧:
一般世俗对智慧的认识有东西方的分别。西方的智慧是理性的,属于少数人的,从拍拉图以来,就认为只有少数有logos 光照的人才能够明白事物背后的真理。所以就算启蒙时代之后,进大学的也只占学生的百分之2-4,直等到最近大学教育扩大和变质,不再是培养传统的知识分子而是专业教育机构。于是在西方来说,智慧是那些有brain
的人的事。而东方的智慧,强调的是生命的体验和实践,那就不单是brain,也是历练之后的总结和再使用。至于旧约圣经,好像传道书和箴言,都是比较靠近东方的。但圣经的智慧和世俗的有根本的分别,就是智慧的基本并不来自知识和经验,而是来自对神的信心。“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就是说,认定了神的存在和他的主权,并以敬畏的心对神,就能累积真正的智慧。不管是西方的方式,还是东方的,只要不将神拒绝于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之外,尊他为大,就能掌握人生的真相,和活在真理中。
痛苦的回忆:
中国是个多难的民族,不管我们现在是哪个年代,生命的记忆中都有不少痛苦的回忆。怎样处理这些不幸的经验,这不单是自我情绪的问题,也影响了现在的我的自我认知。如果我常常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那么痛苦不单不会消退,我们反而会因为情绪和自尊的原因寻求报复。在这种的心态中,要吗是对道德失去信心,倾向为所欲为;要吗是憎恨某人或他同类的人。这样,采取这两种方式寻求医治的都是misguided
efforts. 用M. Volf 的话说:“The
first would have pushed me to reach the poison, the second would have removed
the warning label from the bottle." 我们基督徒应该怎样的去记住过往的伤痛?痛苦的回忆:
Joy 提到的将痛苦的回忆变成祝福很好。就让我们再深入点想一下。我想我可以每天说一两点。第一是正确的记住回忆,不要因为逃避伤痛或自尊或憎恨的心儿扭曲了事实。这种不逃避的态度需要勇气和对真理的尊重,而这正是基督徒应该有的态度。文革的惨痛经历使很多人不想正视真相,但离开真理,我们也就连自己的记忆都不能相信,放弃道德的心就更强了。我们更容易掉入上面所说的报复或自暴自弃的心态。第二点,正确的理解痛苦和罪恶。这一点是以基督的受苦为榜样。主的死亡,主并没有追讨犹太人的罪,因为主来到世间,并不是来追讨人的罪恶的代价,而是“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知道真正的元凶不是犹太人,而是背后空中的掌权者魔鬼,并且我们是陷在罪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的祷告是“赦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免了别人的罪。”因为我们也是一样容易在罪中不能自拔。明天再续。
昨天谈到了怎样将痛苦的回忆转化为正能量,变成了历练和重新坚守真理、正义与爱心(charity)。第一点是尊重真理,不歪曲事实。这点有时候需要勇气面对痛苦,有时候是需要持平的心,不因憎恨讨厌而看错了。第二点是以基督的受苦为榜样,他不因受苦而以憎恨或报复来𧶄取自尊。他告诉我们他爱他的敌人,并且提醒我们也是和对方一样的软弱犯罪。这点特别在长期的冲突中常常见到,当某一方说他是受害者的时候,他可能忘记了在长期的冲突中,他也做了多少报复和伤害对方的举动。受害者和害人者往往是互换纠缠不清的。所以主教导我们祷告说:“赦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饶恕他人的过犯。”没有这样的自我认知和同理心,并且明白了神饶恕我们的态度,我们也就没有真的饶恕之心,痛苦憎恨的情绪就在自己的骄傲和自尊中一直不散。今天的第三点是对公义的信心。神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就是他必主持公义,就算今生看不到公义彰显,神也必在基督再来的时候了账。所以正确面对痛苦的回忆的法则是饶恕,而饶恕包括了认罪、同理心、爱真理、不喜欢不义、包容、相信神、忍耐。。。那就是林前13章所讲的爱了。
评论
发表评论